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责任有效落实的对策及建议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建筑工作教育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2/21 17:34:58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建筑施工企业作为安全生产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安全生产的最重要的责任主体。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的好坏,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国重特大建筑事故的发生,几乎都与企业自身在安全责任的落实方面有关。但目前,在对事故调查与处理的过程中,我们一味强调或无限扩大企业的安全责任,对于施工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不公平的。施工企业作为整个建筑市场环境中的行为主体之一,不可避免地受到整个建筑市场环境的影响,在客观上有些问题不是企业自身所能解决的。事故虽然发生在企业施工现场,根源却是在整个建筑市场。因此,只有搞清企业安全责任范围以及建筑市场中其他行为主体和因素的影响有哪些,才能使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责任制得以有效落实。

  一、企业在安全责任落实方面自身存在的问题

  1、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

  企业安全管理缺陷包括技术缺陷、劳动组织不合理、防范措施不当、管理责任不明确等。目前部分建筑企业负责人对安全生产意识错位,重视不够,粗放的“经验型”和“事后型”的管理,造成安全管理工作时松时紧,治标不治本,加之有的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劳动纪律松懈,使事故有可乘之机。

  2、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混乱,违规违章现象大量存在

  目前,建筑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违章违规现象时有发生,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些企业设备、装置有缺陷,仍然违章使用。例如设备陈旧、结构不良、磨损、老化、失灵、腐蚀、安全装置不全、技术性能降低等。这些设备本应该淘汰或者维修,但施工现场却屡见不鲜。

  第二企业不配备工人个人安全防护用品,或是虽配备但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脚手架、安全网、安全围栏作业平台、模板支撑等使用的材料低于标准规格,或是设置时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标准。

  第三工程负责人为了抢时间赶进度和降低成本,违反施工安全规定,违反施工程序,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情况下强令工人作业或严重超时加班,导致工人疲劳作业。

  3、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生产缺乏保障

  许多企业对安全生产重视程度不高,借口工程造价低、资金不到位等原因,压缩安全支出,致使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奖惩制度没有得到具体落实。同时,各利益方为了降低成本,追求经济效益,安全投入严重不足,造成安全防护不到位的事实。

  4、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

  有些建筑企业在改制过程中为减少部门和人员,盲目撤并安全管理部门,致使安全管理工作上下断档,缺乏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教育培训。以上管理体系的原因造成企业整体安全生产意识比教淡薄,安全检查和防护措施流于形式,不能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安全教育跟不上导致企业员工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淡薄,自我防护能力差。

  二、其他行为主体和因素对施工企业安全责任落实的影响

  虽然目前施工企业在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加大安全投入和提高员工素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安全技术措施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其外部因素不佳也是导致事故多发的重要

  原因之一,作为建筑业处于弱势群体地位的施工单位是无能为力的。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影响因素。

  1、国家在安全生产投入方面缺乏相应的法规支持

  十几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高速发展,但我国企业安全生产投入的比例(安全投入/GDP)不升反降,这说明我国在经济飞速增长的同时,忽视了安全投入也应该同步发展,安全生产投入的比例与经济发展的速度极不适应。90年代,我国GDP增长了近3.5倍,而同期安全生产投入只增长了约1倍。实际上,90年代我国安全生产投入相对值(安全投入与同期GDP的比值)呈现出了平缓下降趋势。

  此外,虽然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在2006年出台了《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但会计制度变更,在新的会计制度中对于企业在安全方面资金投入没有任何明确规定,法律、法规在安全生产方面匮乏为一些缺乏长远目光企业,特别是一些亏损和微利企业正好找到了不必进行任何安全生产投入借口,这样结果导致发生生产事故机率增加,生产一线员工人身安全得不到保证。

  2、建设单位安全意识不强,很少承担安全责任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