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浙江建筑业模式的再思考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2/25 11:03:08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无法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从中国国情和行业的现实出发,民营化始终是建筑企业改革的最终方向,而解决好产权制度问题是发展民营经济的的头等大事。集体企业“产权买断”步伐加大。

  资源优化整合是根本途径。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资源整合从低端向高端发展的过程,浙江建筑企业的发展模式也印证了这一点:从个体化承包制模式下企业内部资源整合,规模化合作制模式下的企业内部和外部社会资源整合,发展到品牌化股份制模式下包括不同经济性质所有社会资源的整合,最后到外向型集团制模式下全球化经济资源的整合。并且整合的领域从产品整合、产业整合,直至市场整合,整合的手段也从简单的扩大再生产到繁杂的资本运作。因此,不断提高资源整合能力是建筑企业的永久使命,只有资源整合的高端化,才能拥有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才能奠定技术、人才、文化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引领企业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提升整体素质是时代要求。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竞争的加剧,依靠胆子大就能获取暴利的资本积累时期已一去不复返,建筑业进入微利时代,尤其是我国加入WTO 以后,企业面对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严峻挑战,企业竞争已经表现为综合素质的竞争。建筑企业要在市场上取得立足之地,必须瞄准高端市场,走内涵发展之路,精细管理效益为先,讲诚信重质量,塑品牌拓市场。努力摆脱产业发展路径依赖的局限性,及时从传统的产业领域转移出来,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现产业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变。并改变原来的施工总承包为主的经营模式,加快工程总承包施工的步伐,加大研究开发投入,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根本上改变低层次的竞争格局,实现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上一页  [1] [2] [3]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